Search

【鏡周刊採訪後記】

照例是遲來的心得,之前有接受鏡周刊採訪,主題是ET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鏡周刊採訪後記】

照例是遲來的心得,之前有接受鏡周刊採訪,主題是ETF,其實當初聊得範圍很廣,國內外的標的都有,但最後刊出內容是集中在國內最知名的2支ETF-台灣50及台灣高股息ETF,分別介紹施昇輝老師及我的操作策略,其中0056是以我之前的文章「財經雜誌上看不到的存股故事」做為例子。

而0056可以參考的技術指標很多,包含長均線、成交量、KD值都是,但為什麼這次只談到殖利率,因為我認為那是最簡單,也最實用的指標,其實我覺得投資到後來都是比誰有執行力,你看再多指標,但不敢行動也沒用,就像減肥一樣,應該要少吃多動誰都知道,但最後能成功的沒幾個。

我舉個例子,0056過去一年間曾3度跌到20元左右,去年8月間更一度跌到18.76元,當時不管從任何指標上來看,都是很好的買點,但很多人因為看到外資拼命砍,或新聞一堆利空等而不敢進場,導致錯失後來獲利的機會,假如當時他們能把重點擺在殖利率上,因為0056殖利率已高達5%左右,遠遠高於定存,就算套牢也不怕倒閉,應該就比較能克服恐懼,照紀律執行。

其實在台股這段多頭期間,只要你簡單照著策略操作上述ETF,20%以上的報酬是不難達到的,但如果你是自行選股就很難講了,就像前面提過,我認為未來台股資本市場將持續萎縮,中小型股的生存空間也會越來越小,畢竟市場資金有限,小池養不了太多的魚,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逐漸用ETF取代現股操作,大家可以回去算算,假如你辛苦研究個股半天,整體績效還沒操作ETF好,那何苦累死自己呢。

在台股日趨"下流"的時代,我相信ETF是更有效率的投資工具,也建議忙碌上班族應該試試,當個更輕鬆的樂活投資人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是我的理財心得記錄,資本市場是由1%的人制定規則及壟斷財富,但99%?
View all posts